王林平,副教授,3044永利集团軟件技術教研室教師。碩士,畢業于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網絡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軟件設計、數據處理。
現主講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軟件工程導論(雙語)、計算機導論(雙語)等。
已從教四十年,工作态度認真,教學經驗豐富,多次被評為教學質量優秀。
《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設計
一、課程簡介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專業學科基礎課,課程共計48學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掌握程序的基本結構,理解編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思想,掌握運用計算機編程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通過程序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在溝通表達、自我學習和團隊協作方面的能力;同時養成規範的編碼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逐漸培養綜合計算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後續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二、課程目标
課程目标⑴:
系統掌握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程序設計專業技能;
課程目标⑵:
具有綜合運用C語言基礎知識,運用CDIO模式設計計算機程序的能力,并且還具有閱讀、測試、調試程序的能力;
課程目标⑶:
具有設計小型多功能軟件程序、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具備繼續學習深造的能力。
三、教學内容與設計特色
1、教學内容
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現實世界中問題的認識分析能力、理解與抽象能力、解決能力、程序邏輯的認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問題中的數據、操作為線索,從程序的變量、輸入、處理、輸出等構成要素分析出發,運用CDIO模式,結合程序設計法則和構造方法進行展開,探索設計多種程序的可能性,引導學生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規律和方法,實現認知與表示、表達、表現的一緻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在教學内容上通過問題的理解與認知、數據抽象表示、操作和處理語義的學習和訓練,從認識層面到學理層面再到應用層面,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建立正确的問題解決認知觀和價值觀、學習和掌握程序設計的方法,并最終能應用所學知識完成程序設計、得到所期望的結果。
2、設計特色
課程内容由淺入深,根據學生學情,采用逐步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每一步認知理解相應知識。通過練習解決相應的能力問題,作業要求也是呈遞進狀态,要求學生認真完成每一個階段作業,以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根據課程内容的安排,以課程最後設計出小型的多功能綜合應用程序為目标,作業安排是将小型多功能綜合應用程序分解成當前學習内容能夠實現的語句模塊,運用CDIO模式進行設計。作業安排依據課程内容講解同樣循序漸進、逐步開展,直至課程目标完成。
四、教學方法
1、注重課前的預習和基礎知識的學習。
在理論講授前讓學生自己先進行基礎知識的預習。預習的要求是對要學習的教材内容提出問題。理論授課的方式問題解決和案例學習的教學方式。
2、邊講邊做,理論和實踐同時進行。
在教學中遵循“學”着“做”和“做”中“學”的理念,從問題開始,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概念,學習運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表達方法,再給出要解決的問題,分析問題,構思解決問題的過程、用C語言語句表示和表達解決問題的步驟(算法)、設計求解結果的展現效果,加以實現。“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手寫程序的訓練;一方面是在電腦上設計和調試、運行程序。
3、建立課外學習群,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态
QQ課外學習群中,發布補充的作業,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