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周四下午兩點,3044永利集团網絡工程教研室開展了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論,全體成員參與了本次讨論活動,大家針對網絡專業發展中人才培養的相關問題提出了一些寶貴的意見。
在會議開始的時候,由網絡工程教研室劉陽老師發表了三點自己的看法:一、構建科學的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建立“平台”(公共基礎、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及專業方向課程)+“實踐”(專業實踐課程、素質拓展活動)的課程體系,強調專業實踐課程和課外素質拓展活動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自身的創新創業素質,豐富教師的專業實踐經曆,使教師成為既具有系統的本專業理論素養,又具備較豐富的本專業實踐經驗的複合型人才。三、創新創業實踐。(1)校内專業實訓。(2)各種創新創業技能大賽。(3)企業入職鍛煉。(4)創辦企業入駐創業基地或項目孵化中心。
接着劉震老師闡述了如何聚集新時代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和對如何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觀點。參照國家标準,結合行業認證,開展人才培養定位的核心就是培養網絡工程師。以華為ICT學院認證标準做為專業建設的基礎,培養更多滿足企業、行業、國家需要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網絡工程師。專業發展,師資先行:專業的發展,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建設,理工科師資團隊中,以專業負責制、課程負責制為先導,建立課程群師資團隊。人才發展,課程先行:将新知識、新技能、新設備滾動式引入高校中,做到每一級人才培養方案有修訂,每一級建立實驗班、訂單班,聯合企業建立校企共建校内工作室,校外建立對應的實習實訓基地,保障專業有持續更新的課程來源,引入國家标準課程體系及行業課程體系。
魯圓圓老師就網絡工程人才培養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進行了發言,她說:人才培養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存在基礎課程不實、專業課程不新、選修課程不足、實踐課程流于形式等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教材和實訓基地建設問題。培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則相對匮乏,同質化現象嚴重,現行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滞後于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改善: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立德樹人重視培養;深入推進協同育人,促進協同培養人才。
魯春懷老師發表了關于如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觀點。(1)實施教育教學合力育人,打破培養計劃僅由課程教學單一構成的傳統格局,增強校企合作,探索多種辦學模式。(2)加強實踐環節,開展實習實訓,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拓寬學生實訓實踐渠道,建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3)積極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努力為學生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創造條件。(4)實行分類教學,因材施教。(5)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改革課程考核方法。(6)增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教師的知識技能也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也需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應用層人才。
李貌老師提出模塊化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的觀點。采用模塊化的思想構建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目前我們人才培養方案包括:操作系統、Linux系統、計算機網絡、網絡互連、網絡安全、web前端技術、雲計算技術、HCIA等課程。模塊化課程後,操作系統、Linux系統、計算機網絡等作為基礎模塊;網絡互連、網絡安全等為網絡工程模塊,web前端技術、HTML5等作為程序開發模塊,雲計算技術、雲計算安全等為雲計算模塊;HCIA系列課程為1+X認證模塊。在模塊的基礎上,按照學科發展方向以及就業市場需求,調整各個模塊内課程。緊随時代前沿,更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内容。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内容,補充近3年流行或冒尖的理論與技術。
甘霞老師在讨論中談到:3044永利集团網絡工程專業近兩年來發展勢頭較好,網絡工程專業應參照省教育廳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标準,建立可以實施項目的雙師技術隊伍,成立更多雙師工作室,以湖北省教育廳名師工作室标準為依據,邁步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其次、為了進一步完善我校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标,網絡工程專業應參考國家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華為、紅帽等國家認證與行業認證标準為核心,聯合華為、華三、銳捷、神州數碼等國際、國内有名的通信行業名企,建立校企合作生态圈,聘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專業實訓課或實習指導工作。最後,網絡工程專業發展應堅持正确的建設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本專業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同時要注重學生自身文化素質的培養。
老師們在會議中暢所欲言,各自發表了對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看法。認真學習“明德創新,解行并進”的辦學理念,争取做到符合學校“應用型、重特色、國際化”的辦學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