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挖掘紅色故事,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2024年7月7日,77779193永利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開展為期五天的“深入紅色故土,傳承革命精神”實踐活動。
隊員們首站來到了沙洋小學進行升旗儀式,當國旗在藍天下飄揚,團隊成員對國家的敬意,對紅色的敬意,仿佛随着國旗的徐徐上升達到了高潮。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國旗光芒照亮未來,我們追随着紅色基因的腳印,踏上這紅色征程。

随後的一天,上午團隊參觀了當地的退伍軍人事務所,響亮一緻的口号聲,嚴肅的大廳,整潔有序的工作環境。牆上挂着軍人榮譽照片和國旗,表達了對老兵的尊重與敬意。辦公桌上擺放着整齊的文件和電腦,工作人員忙碌而專注。團隊成員看着牆上的故事,看着軍人在部隊辛苦訓練的照片,心中更為震撼和敬畏。下午,團隊來到了沙洋縣五七幹校,簡陋的磚瓦房,斑駁的牆壁,每一棟建築都默默訴說着過往的故事。這裡曾是幹部們的學習與勞動之地,他們在這裡耕耘,也在這裡思考,更在這裡得到了洗禮。漫步在幹校的田間地頭,可以看到那些曾經被反複耕種的土地,雖然現在已不再有當年的喧嚣,但依然散發着生命力。在一步一瓦一磚中,團隊成員體會到它的精神内涵——勇于自我批判、敢于承擔重任、不斷追求進步,這依然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學習和傳承。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團隊成員走訪了在不同領域繼續散發餘熱的退伍軍人,聽他們講述從軍營到社會的轉變曆程和心得體會。在與他們的談話中,了解到部隊的曆練使他們堅韌不拔,雷厲風行,說幹就幹,要幹就幹好的工作作風,當他們決定做一件事情時,就會毫不猶豫堅定不移地把事情做好。在忙碌有序整潔的辦公室,我們采訪了三峽村書記楊祖安同志,作為一名在部隊待了12年的老兵,退伍後開始創業,先後創辦了自己的連鎖超市,也做了自己的商貿公司,之後正式進入到村委會工作,2017年的四月份開始擔任的村書記。在任職村書記一職時,他積極改革,調動村民積極性,加強社會基層治理,及時解決老百姓困難。在他的帶領下,基層社會得到穩定,村民的經濟收入得到保障,農民的口袋變得富裕。2017年以來三峽村獲得了三個國字号的榮譽:一個是全國文明村,一個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還有就是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楊祖安表示,雖已退伍,但會以另一種方式為國效力。從他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了他認真負責的态度和帶領村莊越走越好的決心。

随後,我們來到沙洋澎湖放心肉的店鋪,采訪了店鋪老闆朱全兵,現任沙洋縣石嶺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服役期間,他懷着綠色的夢想跨入部隊。五年的軍營生活,他的身體得到錘煉,他的靈魂得到鍛造。軍裝綠由此成為他生命的底色,他告訴自己,今後的日子要用軍人的作風面對一切,展示軍人的形象。退役後他看見了農村的貧窮,決定帶領鄉親們共同奔富。他開始創業,經過10年努力,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養豬場。投資1600萬元,組建養豬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稻蝦基地+農産品加工+銷售”的經營模式,扶貧幫困。帶動全村貧困戶165戶增收,“合力齊心同創業,億萬鄉親共騰飛”。這副對聯道出了他的責任與夢想。軍裝已脫,初心不改,他正在用行動诠釋軍人的擔當和責任。

團隊還來到交警大隊采訪了事故中隊副中隊隊長賴向榮同志,自從事事故處理工作以來,他經手各類交通事故4000餘起,破獲各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42起,為群衆挽回經濟損失3200餘萬元。他身上那股不屈不撓,堅韌果敢的軍人氣質沒有改變。他把人民群衆的滿意作為自己的工作标準和人生座右銘。在談話中,面對一身警服的賴隊長,隊員們的心由緊張轉為聆聽事迹後的贊歎和敬佩,為隊長的敬業,為警察的辛苦,為他們的“若有召,召必戰”而欽佩。
通過這次采訪,我們深刻感受到退伍軍人無論身處何地,都始終保持着一顆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心。他們用實際行動诠釋着“退役不褪色,離軍不離黨”的軍人品質,用不懈的努力展現着軍人的風采。
活動已經落下帷幕,但我們心中激蕩的紅色情懷永遠不會消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将把這次實踐活動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将紅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來,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将牢記此行給予的啟示,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貢獻力量。讓我們攜手并進,在新時代的征途上,共同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紅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