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有多自律,就有多強大。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難戰勝的也不是别人,是自己的懶惰。疫情期間,我院學子把每一份對疫情的關注,都變成了自己實實在在的努力,争分奪秒,自主學習,堅定信念,自我增值,以昂揚向上的姿态展現了大學生蓄力待發、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
物聯網工程1701班的桂玉婧,疫情期間合理規劃其主持的“基于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智能教室”結項任務。從2020年1月28日開始,桂玉婧同學利用知網、維普論文庫、查閱相關書籍等方式,積極與指導老師溝通大創論文的撰寫過程并反饋其投遞進度,為結項做準備。在談到疫情期間學習感悟時,桂玉婧回答道,“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想最好的抗擊疫情的方式便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反思也學會珍惜。”

桂玉婧同學論文初稿以及修改意見
軟件工程1703班學生李方舟,寒假期間積極撰寫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論文,并為其項目成果共軸無人機編寫使用說明書、繪制工程圖以及産品示意圖。除此之外,他還撰寫了無人機控制APP申請軟件著作權以及編寫軟件說明書。對于無法返校使用3D打印機的問題,李方舟同學在家對其原先的建模進行修改完善,以便繼續項目研究。他說“我所居住的武漢市是此次疫情發生的重災區,不時會讓人産生壓抑情緒。但做有價值的事情是自我增值,更是改變心情的重要途徑。”

李方舟閱讀相關資料
軟件工程1701的齊超,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積極利用網絡資源自學主幹課程Java,主要包括Java語言基礎,Java框架以及如何利用Java框架搭建系統。為了更好的活用知識,齊超專門找了一個購物商城的項目進行實踐,努力将自己學到的東西運用實際,為即将到來的實習做準備。

齊超自主搭建的項目
網絡工程1701班的李雨欣同學,在此次疫情期間看到許多IT人才主動報名志願者工作,積極幫助醫院完成各種應用的安裝和部署,這讓身為黨員的她深受鼓舞。于是李雨欣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報名參加了我院合作單位武漢東方瑞通培訓機構的華為數據通信HCIP的線上培訓課程,學習交換機、路由器原理以及路由協議、訪問控制和網絡故障的排除等技術。她說,“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像此次參加火神山醫院IPT運維志願者一樣,在祖國有需要的時候出份力。”據了解,李雨欣所在的網絡工程1701班有過半學生都在進行該項目的學習。

李雨欣
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需要培養自律習慣,弘揚工匠精神,立足實際情況,練就真本領,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将疫情籠罩下的假期變成自我增值的過程,努力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寬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