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專業全體教師于10月12日開展了主題教育思想大讨論,會議的主題是圍繞陳祖亮書記在主題教育思想大讨論專家論壇上做出的《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三全育人”理念》報告。

學習會議上,魯圓圓老師提出了:教師應該從專業領域角度深入挖掘課程内在的育人元素,奠定學生成長成才的專業基礎和思想基礎。加強思政和業務學習,提高教書育人能力,加強工作作風,創新工作方式,梳理挖掘教書、科研中的特色育人元素,實現“三全育人”的思考與實踐。在學習和研讨活動中,要緊緊圍繞培養人才,把開展大讨論的過程變為應對挑戰、謀劃對策、推動工作的過程。
劉陽老師就“三全育人”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三全育人”以把學生培養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堅實的專業技能和較高的科學文化藝術素養的高素質人才作為工作目标,高度契合“立德樹人”的任務要求。因此,“三全育人”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提供了有效的實踐路徑。
魯春懷老師針對如何通過“三全育人”理念做好教學工作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高校實施“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需要我們切實把握好四個着力點——明确育人目标、聚合育人資源、遵循育人規律、創新育人機制,才能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履行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我們需要明确育人目标,特别是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普遍對專業定位比較模糊,就業方向不明确,作為網絡工程專業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明确專業方向,讓學生切實理解網絡工程的學生需要學什麼,以後能做什麼,專業優勢在哪裡。教學課程中不能僅僅着眼于課本,需要幫助學生打開視野,拓展知識面,利用好互聯網上的優質學習資源,并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以緻用。
李貌老師提出:教學需要遵循育人規律,教學過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實施差異化教學。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興趣點不一樣,老師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找準發力點,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有收獲和進步。創新育人機制,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人才需求,學生需要從學校走出去,在實踐中學習。教師的教學應該建立在深度的校企合作基礎上,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
最後甘霞老師提出,網絡工程教研室全體老師應牢牢記住“三全育人”的根本,通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模式,調動一切育人因素,發掘一切校内外資源,為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育人時空,形成素質修煉的“大熔爐”,使在校大學生随時随地都可以獲取自身發展所需的資源,從而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