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77779193永利有幸受邀參加2023年第十屆“華創杯”創業大賽決賽現場觀摩。3044永利集团由龔鳴敏老師帶隊去光谷矽谷小鎮觀摩決賽現場,20個高科技創業項目線上線下同場競技,最終決出十強。本次大賽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武漢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委統戰部(湖北省僑務辦公室)、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承辦,武漢光谷咖啡創投有限公司、湖北高校海外校友會聯盟協辦。

據了解,“華創杯”創業大賽是依托矽谷小鎮.科技園、歐美同學會留美創新創業委員會、武漢長江天使彙、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而舉辦的大型賽事。自2014年創辦以來,“華創杯”創業大賽已成功舉辦了十屆,大賽以招才引智、招商引資為重點,共吸引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個項目報名參賽,其中有多個項目已落戶湖北,不少項目在各自領域嶄露頭角。複賽共吸引海外華僑華人、外籍高端人士、機構投資人、科研院校、創業代表、媒體代表等超5萬人次在線觀看互動。
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50個項目參賽,涵蓋生命健康、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個領域和賽道,現場進行了雲路演,并由評委點評打分。經過激烈角逐,20個項目從複賽中脫穎而出,成功晉級第十屆“華創杯”創業大賽決賽。
20個決賽的項目個個精彩,每個項目路演7分鐘,導師點評3分鐘。各參賽項選手踴躍發問。VNS-獸用射頻超聲軟組織切割止血系統、遠紅外傳感晶片的複合材料無損檢測及産業化、體外活組織癌症藥敏篩查開創者等項目開展路演。創業導師結合路演者的思維角度、演講技巧、表達藝術等方面,從專業角度給予點評及指導,讓觀摩的同學們直呼受益匪淺。
物聯網2002班魏明熠說,隐身衣技術在科幻電影中經常出現,驚喜這次看到了實驗研究的過程及實際當中的應用過程。隐身衣是一種可以使人看起來消失或模糊的特殊服裝。武漢大學的團隊在研究過程中,利用了先進的光學原理和材料科學技術,成功開發出了一種能夠使人在特定條件下實現“隐身”效果的服裝,開發一種隐身衣保護士兵在機器視覺下的安全。隐身衣通過特制的迷彩圖案,幹擾敵方作戰機器的視覺神經網絡,使其失明。同時,在夜間場景下,隐身衣内部嵌入溫控材料,實現在熱紅外成像下的隐身。本項目的目标是提供一種全新的全天候隐身防禦機制,增強士兵的作戰能力和人身安全。項目涉及機器視覺、材料科學和智能控制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術,項目的預期成果是開發出一種實用的隐身衣産品,可在實戰中應用,提高士兵的作戰效能和生存能力。相信它有潛力在未來的安全、軍事、隐私保護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301李諾說,博士們帶來好多好用的科研項目,國産化替代普遍是加分項,醫學項目可以用來救死扶傷,例如,那個納米技術就體内CAR-M治療實體瘤項目,聚集了頂級轉化研究和臨床研究專家,深耕納米載體技術和獲諾獎的可編程mRNA技術多年.利用自主創新的納米載體系統,科研在癌症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使得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治療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還有基于AI與自研SoC芯片的新一代消化道智能膠囊機器人,專注于消化道系統影像學早期篩查的醫療科技項目,科研對醫學的貢獻在于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況。科學研究的成果可以被應用于臨床實踐,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療方法。
财政學2002付都說,我以前不知道麻醉藥使用次數不好,易使人記憶退化,原先隻知麻醉藥在手術時能麻痹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鎮靜、意識降低,減低疼痛。而挪威奧斯陸醫學院團隊發明皮膚誘發電位Spe86波生物醫電技術能改善這類問題。目前市場的麻醉監護設備屬于腦電波EEG中樞神經監測,信号弱,幹擾多.本項目所使用的SPE86波周圍神經麻醉監護屬于國際創新,全球空白領域的突破,信号強,幹擾少,可降任臨床麻醉藥物使用量達23%以上、每年降任麻醉死亡1000人。這個技術核心點是一種電位波形,為各種疾病的診療提供了無創診斷與監護方法;目前已在挪威臨床實驗2000例以上,臨床結果表明波形病患區别明确,完全達到臨床的監護,評估,醫療級别。

軟件工程(中軟班)2106胡雄傑說,太震撼了,對軍工項目感興趣,立志研究與其相關的技術。軍工項目涉及到國家安全和國防力量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從技術創新來講,軍工項目通常需要引領和應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材料科學、信息技術、機器人技術等。這些項目為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推動了科技進步和創新。從國家安全來講軍工項目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國家安全和維護國家利益。我們做為新一代大學生,通過研發和生産軍事裝備、武器系統和軍事技術,可以提升國家的防禦能力和戰鬥力,确保國家安全。
這次活動的舉辦不僅增強了學校與省内各高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還讓學生們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和了解國内國外創新創業大賽的氛圍和成果。科創項目同台競技,這些項目涵蓋了生物醫療大健康、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等衆多領域,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