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學院踐行三全育人精神,加強實踐育人綜合效用,增強師生互動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升對人工智能的專業學習興趣和人才培養的認識,以人工智能時代國家人才需求為指導,以發達國家人才培養模式為參考,結合信工在“互聯網+”領域的學科優勢,确立起了“攻關+特色”的本-碩一體化培養體系。團隊在軟件開發、信息處理、計算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方向上有多年的研究積累和人才培養經驗,從理論教學體系、實驗實踐體系、創新創業體系出發,構建複合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3044永利集团龔鳴敏老師組織開展專業學術交流活動,組織教師、學長、校友等走進衆創交流,活動從5月10日衆創516團隊成員組建,7月11日師生團隊交流活動開始,已陸續開啟幾期。

團隊成員合影
在活動開始前,老師們細心地收集了同學們的疑問,在現場為大家進行解答,指導老師首先從人工智能學院的曆史傳承、學科優勢、科研條件等幾個方面展開介紹,接下來她簡要介紹了自己的研究領域—人工智能計算和應用,并用日常生活實例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深度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互動交流環節中針對同學們十分關心的本科生加入實驗室的條件、專業認識、課程學習、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問題,老師們一一耐心解答。

老師正在為同學們解答問題
随後,龔鳴敏老師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科研經曆,給同學們分享了諸多具體可行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和建議。她強調,大家在本科階段應該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時間,養成健康良性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她用自己苦中有樂、豐富多彩的實踐經曆鼓勵大家有機會可以繼續深造,“看過更大世界,才會使自己的思想更多元,知識更淵博”讓大家點頭贊同。對于學生的培養,注重從學生個體需求出發,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發展目标制定專屬培養計劃,引導從事相應的研究方向。“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鍛煉辯證思維能力”是她一直以來所踐行的。講到她第一篇論文發表的經曆,她說道,“科研過程是充滿坎坷的,但是必須相信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及時給自己設立小目标達成階段性成就,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龔老師正在跟學生解答問題
接下來,也講解了專業背景、培養體系、教育理念和科研應用,她着重介紹了軟件開發技術和人工智能兩個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和内在邏輯關系,她親自為大家講述在實驗室的日常科研與生活,兩者兼容包并的思想深受大家認同。同時,通過227團隊以及以李方舟為代表的優秀學長在此領域的研究成果,激勵同學們奮勇向前。
在互動交流環節中,參會老師與同學們就人工智能領域的讀研方向、學生未來就業情況、如何規劃大學生活等問題展開了讨論。針對同學提到的對某個方向學習入門困難的問題,龔鳴敏老師提出,可以先“泛讀”,從基礎的、能讀懂的知識出發,如研讀綜述性文章,再慢慢向更深、更廣知識面滲透。同時,老師們重點強調了團隊協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歡迎同學們加入研究工作,共同在相關領域貢獻智慧力量。
本次活動搭建起了師生間有效溝通的橋梁,幫助同學們充分認識了智能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的專業特點,助推學生進一步做好生涯規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