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至24日,3044永利集团網絡工程教研室教師李貌在杭州參加了2020年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2020)。CNCC2020是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主題為“信息技術助力社會治理”,共包括13個大會特邀報告、3場大會主題論壇和涉及多個主題的10多場技術論壇。CNCC2020采用了主會場和分會場的模式,除在北京設立主會場,還在杭州、沈陽、濟南、重慶等6地設立分會場。
參會合影(左一為李貌)
23日下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懷民主持,在杭州分會場以“軟件通識教育、軟件+與+軟件的實踐教學升級”為主題,開展了升級大學軟件實踐教育論壇。參加本次論壇的主要嘉賓包括武漢大學教授何炎祥,南京大學教授李宣東、北京大學教授孫茂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旭東等。
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羅娟題為《計算與人工智能概論課程改革與實踐》拉開了論壇序幕,其将智能計算的概念引入課程教學,設計了合理、高粘性的實踐課程,把人工智能這樣的專業課程,做成了全校性的通識課程。國防科技大學毛新軍教授以《依托課程實踐,培養軟件工程能力和素養》問題,分享了其利用開源軟件、社區激發學生開展以疊代方式的軟件工程思想指導軟件開發流程的課程教學改革經驗,虛實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理解何為軟件工程,同時學生在課程中編寫相應程序,完成的程序代碼量最高達到7萬之多。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譚志虎、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昱也發表在《計算機組成原理》和《編譯原理》等理論課程的教學改革經驗分享。另外,華為公司虞侃佳發表了華為ICT學院在華為鲲鵬、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最新情況報道,給出了企業視角下實踐教學改革的一些新思路、新方向。
本次論壇提出了一些教學改革中的新觀點,主要包括:1、計算機、軟件、信息等專業基礎課程,應有部分融入通識課程中,不在是計算機類的專屬課程。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許多專業的數據分析,必須依賴這些技術。2、計算機專業類的專業課程理論和實踐部分,不需要獨立安排理論課時和實驗課時。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帶電腦上課,可以一邊學理論,一遍學生動手實驗,實現每一堂課都是理論、每一堂課都有實驗。3、融入群智的思想。利用開源平台、社區,鼓勵學生閱讀開源優質源碼,在CSDN等社區中尋找答案。借鑒前人經驗,同學間互助(新生新生之間、老生與新生之間),做出更優質的解決方案或軟件。
與此同時,杭州分會場還組織開展了“智能計算助力疫情防控”、“數字貨币時代來臨将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智能存儲-提示算力和突破I/O牆”等共計6個論壇,讨論相關前沿技術與實踐應用,内容全面且豐富。各論壇均采用線上直播,支持視頻回放,為後續通過視頻學習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徑。
審核: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