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張杪泉,男,漢族,1998年7月27日出生,77779193永利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通過了大學生英語四六級,參加過兩次藍橋杯算法設計大賽,分别獲得第九屆藍橋杯C++組省二等獎,第十屆藍橋杯Java組國家二等獎。參加了2020屆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院校為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碩士,考研總分369分,政治72分,英語80分,數學112分,專業課105分,初試排名27名,該學院共拟錄取第一志願考生102名,最後以總排名28名,幸運地被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錄取。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勤能補拙,經過大學三年的刻苦學習,不斷從生活中、書本中學習,改正了一些壞習慣,學習能力也有所提高,這樣也讓我之後面對高強度的學習顯得較為輕松。我出生在仙桃市一個普通家庭,我知道人生沒有捷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必須勤奮努力,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質,才能夠更好地回報社會。三年的求學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走了許多彎路,受過很多委屈,也得到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
大學中比較遺憾的一件事情就是沒有對大學的求學階段做出一份較好的規劃,學習過程中亂打亂撞,導緻四年後并沒有達到自己想要成為了樣子,希望大家都可以認真的思考下自己的興趣,未來的求職方向,然後根據自己的愛好規劃一下未來,如果暫時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應該像喬幫主所說的那樣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大三下學期,班級中大多數人都在考慮是考研還是就業。我也是這樣,不清楚該如何選擇,經曆了長時間的深度思考後,抱着進一步的提高專業知識和希望在考研過程中發現自己缺點的态度,決定了考研。選擇之後,就要認真努力,從2019年12月底陸陸續續開始準備考研,一直到考研初試結束,都在為考試辛勤地準備着。
準備考試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在獨自解決遇到的問題中不斷地長大。一次,備考的過程中,希望解決自己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廣泛地閱讀了大量的關于學習方法論、科學學習的書籍,企圖從書籍中找到一個适合自己且高效的學習方法,卻在該過程中意外地發現自己每次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總是第一時間去求助于書本,求助于網絡資源,卻常常輕視或是忽略了思考的階段,即獨立思考解決方案所需要的時間。我想在生活中正确解決問題的方式,首先應該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然後閱讀書籍進行比對修正,最終加以綜合形成最後的解決方案。在那之後,就體會到了“盡信書不如無書”中的含義了。考研的過程中類似的事情太多太多,訴諸文字總顯得較為蒼白,還需要自己認真地體會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想每個人的考研生活都很是不一樣,其中的酸甜苦辣都隻有當事人才能認真體會,考研也是一次“考驗”,我堅信每個認真努力的人的考研生活都是艱辛的,但也都會在這殘酷的競争中變得更加鋒利。人生的路上,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不管最後結果好壞,都會得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果。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考研的過程中,非常感謝朱福喜教授,感謝朱教授在考研的初試、複試過程中對我們班的耐心指導,也感謝您從來沒有打擊過我報考985院校的目标,反倒會很高興地鼓勵我沖擊985院校,衷心祝福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阖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