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本科教學合格評估進入倒計時沖刺階段,為深入貫徹學校關于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講好每一堂課的有關文件精神,數學教研室在蔣磊主任的帶領下紮實開展新一輪精細化磨課工作,分别于本周四、周五在學院樓4301、4207教室連續開展了兩場磨課活動,進一步加強了教師間的教學經驗分享與交流。
吳小霞老師身先士卒,以數學史生動引入解決了困擾數學教研室教師已久的難題: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引入課程思政?吳小霞老師不僅展示了如何融入課程思政,更是讓教師們體會到如何“潤物細無聲”般将課程思政融入數學課堂。另外,吳老師以“雪花裂變”的周長和面積為例,解釋了無窮級數是否收斂的問題;類似的,程淑芳老師通過高爾頓闆的動畫演示來向同學們講解随機變量及其分布的概念;王學敏老師通過“十二時辰”,領略中國古代大智慧的同時,為晦澀難懂的數學定義的講解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數學學科的特殊性,數學課堂向來帶有“枯燥”的标簽,如何讓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也是數學教研室教師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問題。教學名師童麗珍教授從線性代數中的矩陣實際應用出發,将抽象概念娓娓道來,向大家展示了一堂課的必要環節和注意事項。一向被學生親切地稱呼為“崔媽媽”的崔唯老師今天與大家分享了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的教學方式與内容,具有穿透力的洪厚聲音,生動的空間曲面動畫演示,讓在座老師真切地感受到了“零壓力”的舒适數學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張志偉老師跟大家分享了社會經濟統計學課程中統計分組與整理部分的教學内容,豐富的肢體語言,頻頻的眼神交流,貼近課堂的簡單易懂的生動舉例,讓大家體會到了不同性别優勢下的課堂氛圍管理各具特色。

通過此輪精細化磨課活動,數學教研室老師們充分進行了教學經驗分享與探讨,不僅展示了自己的個人特色,也從其他教師身上受益很多,也給未來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很多新思路。數學教研室也将以本次磨課活動為契機,緻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優質課堂,以最好的狀态迎接即将到來的本科合格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