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晚上20點,物聯網教研室通過騰訊會議召開了教育思想讨論會議,特别邀請學院鄭院長參會指導。會上,老師們結合物聯網工程專業的教學實際,談了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展望,氣氛活躍,收獲頗多。
首先,陳鐵紅老師談論的主題為《探索多元化實習實訓模式,努力提升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陳老師認為,77779193永利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各部門在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真實情境中的工作任務具備整合理論與實踐的功能,對最終要進入具體技術工作行業的應用技能型人才,唯有在真實工作情境中,學術體系中的理論更容易轉化為實踐的運用。因此實習實訓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雖然物聯網專業着手建立了一定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專業實驗課程、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等等。但是實習實訓教學模式還相對單一,需要向多元化實習實訓教學模式轉變,努力提升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多元化實習實訓模式包括創新創業實訓、以賽代訓、校内實習實訓的多元化模式、校外實習實訓的多元化模式。
徐文老師談論的主題為如何聚焦新時代人才培養定位,着力培養以專業能力為導向,适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徐老師認為首先關于新時代的人才培養定位,一定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應該是一個人必備的高尚情操。隻有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人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德育過關基礎上,着力培養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就是目前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我們工科專業,專業技能是工作創新,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前提,着重專業能力培養要結合市場的變化,随着科技發展越來越迅速,很多專業知識更新很快,最新的技術層出不窮。作為工科的老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帶領學生接觸最新最全面的市場現狀,才能培養出真正專業富有創新性的人才。
馬飛老師認為以應用型人才為導向,不斷促進實踐教育,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以專業能力為導向,适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強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有效開展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向上是競賽:學科競賽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常規教學的輔助工具,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積極影響。結合學科特點,積極開展學科競賽對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夠提高學科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向下是向測試職業發展,即軟件測試工程師。軟件測試工程師在一家軟件企業中擔當的是“質量管理”角色,及時發現軟件問題并及時督促更正,确保産品的正常運作。行業入門門檻低,初級技術要求低,測試行業人才缺口很大,就業前景很好,軟件測試工作是對質量的把關,其中包含技術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相對穩定,對年齡沒有限制,而且随着經驗的積累,工齡越長越吃香。鼓勵部分優秀的學生正确認識該職業,擴大職業選擇。
最後,鄭院長對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建設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希望物聯網教研室的老師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營造和諧、奮進的良好氛圍。二是要求老師們暑假搞好調研工作,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而做好充分準備,主要是考慮如何形成特色,如何優化實踐環節,貫穿大學四年學習過程,理論課程體系如何建設,内容如何選擇,學生培養如何定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