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18:00,我校3044永利集团于中央教學樓4102室舉辦“大數據人才需求與應用型人才成長之路”學術報告講座。

此次講座邀請了張良均教授擔任主講人,張教授系高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發起人,廣東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或兼職碩導。近5年,在國内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主導編寫圖書專著22部,承擔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6項。獲得SAS、SPSS數據挖掘認證及Hadoop開發工程師證書,具有信訪、電力、電信、銀行、制造企業、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項目經驗和行業背景。

講座主要面向3044永利集团,也有其他院系的同學慕名前來,現場教室人員爆滿,教室旁側角落、後排站滿了來聽講座的同學。龔鳴敏老師做講座主持,經老師簡單介紹後,張良均教授便開始了講座。講座内容主要分為五個方面:
一是從企業招聘看大數據人才需求。以大數據人才需求現狀、大數據相關崗位的區域分布、大數據崗位的行業分布、大數據崗位技能要求、大數據崗位薪酬情況和大數據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六個部分進行分析闡釋。
二是大數據應用型人才成長之初識大數據項目。通過五個案例:新零售——無人超市、無人自動售貨機及其商務數據分析,公安人臉卡口布控系統及其拓展應用,學情大數據分析,套牌車識别,竊漏電自動識别及拓展,直觀反映幾乎所有行業都需要大數據技術,大數據項目就在身邊,其作用不可小觑。
三是大數據應用型人才成長之機器學習算法與建模。張良均教授通過引導大家解題來解釋“學習”概念和“機器學習”概念,從而啟發大家思考,算法與建模在公安經濟偵查上的作用,并最終做了闡釋。
四是大數據應用型人才成長之主流平台、語言與框架。包括基礎平台與工具、雲計算及大數據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的介紹,還有基于Python數據分析與挖掘平台。
五是大數據應用型人才成長之學習建議。從大數據項目看大數據崗位人才技能要求,基于案例驅動的魚骨教學法,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課程體系(分工學本科和理學本科兩種)的介紹,以賽促學關于“泰迪杯”數據挖掘挑戰賽的分析,互聯網+實踐項目的介紹及學生校園消費行為分析,和《Python3智能數據分析快速入門》、《Python數據分析與挖掘實戰》、《Spark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圖書推薦學習。
“大家不要怕去參加這類的比賽、項目,想着我們本科院校的學生不如985、211高校的同學,不是的,好多軟件大家都是可以自學的,這裡的起步都是一樣的。有目标又肯努力,那你肯定可以心想事成的,不要覺得自己不行。”張教授在講座最後,面對有同學提問時如是說道。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帶來了信息技術發展的巨大變革,也影響着人們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數據科學已經成為企業、社會和國家關注的重要戰略資源,且已成為業界争相投入的新焦點,而大數據人才的培養也至關重要。
龔老師在講座後談到“大數據幾乎涉及所有專業,沒有數據就無法分析,課題需要用數據說話,問題的解決需要數據做支撐,走到哪裡都不得不提大數據。這也許就是今天講座異常火爆的原因吧。”
據悉,此次講座之後學校将計劃舉辦相關的系列講座,實施産學研項目、實訓實習項目,盡快籌備相關實驗室的建設,促進我校學科建設及大數據人才的培養。在明年1月5日,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将舉辦2020年全國高校數據分析與數學建模講座,屆時我校老師将攜學生參與學習與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