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舟,軟件工程1703班學生。曾獲2018年創青春彙德行省級銅獎,2019年武漢市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獎,聯投聯智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名,擔任2018、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負責人,2019陳一丹傑出學生獎學金獲得者。疫情期間繼續推進其團隊科研項目的進展,撰寫論文,組織2018、2019級學生團隊思考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相關項目,并給予指導。
起步曆史
在龔鳴敏老師的指導下,李方舟在大一的時候就組織帶領團隊創立了無人機創新項目。在工作中敢于直面困難,迎接挑戰,追求創新,大膽突破。他帶領團隊加班加點,組織編寫了無人機創新項目湖北省參賽的申報書以及教育部參賽的國家項目申報書,還編寫了圖文并茂的10000多字商業計劃書。為了該項目獲得成功,他帶領團隊成員集體學習航空知識,了解航模無人機的操作,一起設計、組裝航模,提出了創新的“雙槳共軸全矢量無人機”的設計方案。據了解,77779193永利建校至今,還未有過學生開展無人機創新設計和相關制作。李方舟帶領團隊選擇做無人機創新項目,一方面是出于個人愛好,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無人機的廣闊前景。但當時他們沒有工作場地,隻能将所有東西放在寝室,後來在創青春比賽中獲了省級銅獎,便找學校要了一間房子,也就是馬化騰教學樓227房間,這便是實驗室名字的由來。
在工作中團隊成員發現了缺少工具的局限性,于是開始自制3D打印機。但3D打印機的制作過程也并不是十分順利,主要問題出在軟件調試上,機器做好了卻打不出來東西。于是李方舟帶領團隊查找資料,外出考察,最後想出辦法解決了3D打印機的問題。打印機測試成功之後,大家便把東西搬進了227,從此這個地方成了李方舟團隊的根據地。
論文專利
為了保護團隊的知識産權,李方舟以及團隊成員疫情期間在家撰寫論文,為申請專利做準備。團隊申請的共軸無人機項目是一個成功參加了北鬥加全國創新創業總決賽的優秀項目,同時也是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的已結題的項目,團隊成員為了保證共軸無人機技術的疊代,分步驟、分時間對無人機設計的三個階段進行改進,計劃申請下一次的項目,并作出成品申請到專利。該專利是一項新的無人機設計,将現有的四個旋翼變成兩個,且放在一個軸上,改變原有的控制方式,變成矢量推進的控制方式,減少旋翼數量,增加旋翼槳徑,使得新的飛行器更加省電,增加了飛行時間,提高了電機效率,并且有着更小的尺寸和更好的通過性。為了保證結題論文的順利完成,李方舟繼續進行論文修改工作,并且組織實驗室開會讨論2020年項目的申報計劃,保證實驗室工作順利進行。
朋輩引領
當李方舟同學帶着成員入駐衆創空間之後,意識到了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團隊的老成員認為需要培養一批優秀的接班人。于是為了招人,參加了各種活動,例如評選信工榜樣人物、擔任朋輩導師等等,借助這樣的機會向後輩們宣傳自己的實驗室。疫情期間,由于實驗室中的3D打印機無法使用,嚴重拖延了工作進度。于是,李方舟帶領團隊使用無紙化設計流程,運用達索系統的建模軟件Solid works建模。同時,在龔鳴敏老師的課上擔任助教,演示并講解Solid works使用方法,讓學弟學妹們對無紙化設計系統有初步了解;現場操作演示坦克、炮塔建模,讓學生們體會達索系統設計軟件的先進性。除此之外,作為嘉賓,李方舟參加了3044永利集团19級班級的英語飛花令活動,與新生們一起切磋英語口語,交流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