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支思想品質好、工作能力強、配合默契度高的學生幹部隊伍,不僅是班級管理的“得力幫手”,更能成為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做好班級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工作,培養一支強勁有力的班幹部隊伍,引導其發揮“頭雁”作用,對于加強班集體建設、提高班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以問題導向為抓手,選拔強勁有力的幹部隊伍
因為所帶的年級大部分都是00後,大一入校的時候,覺得00後的孩子自主意識很強,本着以生為本,尊重學生主體考慮,班幹部的選拔多由民主投票産生。然而,這種充分的民主源于學生的主觀印象,學生之間沒有完全了解,存在“帶節奏”的現象,這在之後的班級管理中的矛盾逐漸顯現出來,比如幹部分工問題,責任感問題,又比如幹部在班級學生間的認可度等問題,這些問題都給後來的班級管理增添許多麻煩,讓我對群衆選出來的幹部産生了“靠不住”的感覺,不得不讓我為一些瑣事親力親為。同事們常常笑談我是“保姆式”輔導員,什麼事都幫學生做好,對學生太過縱容了,于此,我也常常反思在班級幹部隊伍的建立上,是否真的需要新的方法。

好在大二第一學期末需要專業分流,這便給我帶來了轉機。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加上平時的接觸和觀察,對班上的學生都有所了解,對于新的班級幹部隊伍建立也有了自己的計劃。在幹部隊伍建立方面:一是學生自薦,讓學生自主報名,将所有有意向當班幹部的同學将自己的選拔資料上傳班級群,使同學們充分了解候選人的詳細情況;二是他人推薦,通過召開的學生座談會和與個别學生談話等,充分傾聽群衆意見;三是臨時指定,在新的班級中選出一批可以勝任的學生骨幹,結合學生自主報名和同學認定,确定班級主要幹部隊伍人選,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在班幹部人選和崗位之間進行調整,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崗位,做到合理、科學、最優,确保建立一支強勁有力的班幹部隊伍。
二、以立德樹人為目标,培養專業化的幹部隊伍
班幹部的選拔隻是起點,人選确定之後,應該重視幹部的培養工作。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應以“立德樹人”為目标,培養專業化的班級幹部隊伍。
在“授人以漁”的理念中傳授工作經驗與方法;針對每個班幹部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幫助他們揚長避短,不斷提高他們在同學中的威信;通過落實責任、壓擔子、倒逼等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在培養過程中做到“由扶到放”,總的來說,就是要站好“三個”位置。
(一)站在學生前面,領着走
用“打樣”代替“手把手教”。雖然中高年級的學生幹部相對于新生幹部來說,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積累,但在日常開展工作時,往往也會出現問題。因此,輔導員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指導,既不能當“甩手掌櫃”,也不要“管得寬”。在布置工作時,要站在學生前面,為學生“打樣”,避免“手把手教”,引導學生多多思考,對于工作難點疑點進行适當指導,及時關注班幹部的工作情況,出現問題時,傾聽不同的意見,然後給出合适的建議。

(二)站在學生背後,趕着走
大膽放手,不斷超越。對班級管理,輔導員要大膽放手,通過“派任務,壓擔子”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工作積極性。把管理工作交給班幹部,鼓勵他們敢想敢幹,敢抓敢管,增強鍛煉,提升能力。在安排日常工作時,隻做原則上的指導,弱化自己的作用,多聽彙報少些幹預,放手讓班幹部獨立開展工作,給予工作自主權,不要事必躬親,也不要管得過細、過多,教會班幹部工作的方法和藝術性,讓班幹部盡快在同學面前樹立正面形象和威信,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翁。這樣,班幹部才會在實際工作中盡快成長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的主力作用。
(三)站在學生身邊,陪着走
相互信任,多多鼓勵。“人無完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沒有天生适合當班幹部的學生。因此,輔導員是大學學生幹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在培養班幹部的時候,要相信他們的能力,尊重他們的人格,使他們感受到信任和尊重;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進行心理陪伴,給學生足夠成長空間,發揮“期待效應”,讓信任和期待激發向上的能量,獲得向上的動力;用鼓勵代替苛責,引導班幹部多點思考和反思,提升班幹部的自主能力,鼓勵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智慧型、創新型班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