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工作應該不斷增長見識,引導學生珍惜時間。不斷的探索求學,豐富學生的學時,并沿着真理的方向不斷的求真知、悟真理、明事理。抓好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創在良好的生态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都非常重要。由于種種原因,當前大學生在學風建設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為了學生的前途以及學生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應該不斷加強學風建設,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出更多優秀、合格的人才。
(一)培育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感
在高校學風建設過程中,應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學風建設樹立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同根同步。因此需要加強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高校大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引導,使得大學生可以樹立遠大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将自己的發展與國家的利益捆綁起來,為祖國的複興而努力奮鬥,并實現自我價值。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積極開展愛國教育、職業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在學風建設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積極制定自己的未來計劃,規劃自己的職業,确定切實可行的目标并為之努力學習和奮鬥,将自己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将自己的前途融入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中,提高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的動力。
(二)發揮朋輩榜樣引領作用
在高校學風建設過程中,同學之間應該相互學習,應該學習自己身邊同學的優點,不斷相互學習與相互促進,在學習中樹立榜樣與模範。據調查,很多同學的進步都是有身邊優秀的榜樣,通過榜樣對于自己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可以通過選擇一些學習優秀、思想進步的學生作為模範,幫助大學新生快速成長與進步,幫助他們熟悉身邊的環境,并與這些優秀的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從而使得自己的大學生活可以更好的度過。可以組織新生與老生之間的交流會,通過優秀的報告,通過老生的學習經驗,對于新生是非常好的幫助和指導,使得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找到自己學習的榜樣。另外,還可以鼓勵大學生積極申請入黨,從而發揮黨員的先進帶頭作用,幫助更多的同學,感染身邊的同學,形成良好的學風。
(三)不斷完善政策制度與評價體系
1.完善政策制度
在高校學風建設過程中,完善的政策機制對于學生有着一定的約束和導向的作用,使得學生可以朝着正确的道路發展,對于學生出現偏差的及時進行糾正,這也是學風建設過程中比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建立良好的制度,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可以在生活中落實這些制度。比如,低年級學生晚自習、考試等過程中,應該加強監督,加強紀律建設,使得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習慣。鼓勵學生向優秀的同學學習,鼓勵大家良性競争。政策制度應該關注落實,在實施過程應該了嚴肅,循規蹈矩,防止出現推诿扯皮、落實不力的情況出現。應該建立嚴格的紀律紅線,對學術不端的行為予以否定,使得學術不端的行為與學校的考評以及學生的學分挂鈎,保證良好的學術氛圍。對學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使得學生可以投入到學習中。
2.改革評價體系
當前,我國高校還沒有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高校仍然以科研項目為主,教師的考核評價最主要的是論文的發表數量,或是論文的發表的級别,很多教師都忙于跑項目,獲得科研經費,還出現一些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現象。還有一些教師将精力都花費在評職稱上,而利用很少的時間來研究自己的教學,評價體系與考核方式不完善,導緻課堂效率不高,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産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新時代教育大會上,按照會議精神應該将教師的精力更多放在教學上,回歸常識,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政府部門也應該針對高校的情況,制定一些針對科研、教學方面的科學的評價體系,使得教師可以回歸課堂與教學。
3.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高校學風建設過程中,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都需要努力,還需要行政、管理等部門的支持,需要家長的配合與協助。這樣才可以全方位、全員動員起來,提升育人格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學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學風建設過程中,加強寝室文化建設,促進學生相互幫助,在學習方面相互競争、相互趕超,防止學生沉迷網絡遊戲、混日子,使得學生的自律性可以加強。在學習中相互協作,還可以在學校中設置讨論區、夜讀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設施和環境,及時更新學校圖書館資源,提供網絡圖書館的以及學校學習資源共享平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豐富校園文化,在校園中形成良好的學風。
4.開拓新的教育模式
首先,網絡在線教育,對于學生中手機不離手的現象,也不能強制性的不讓他們使用,而是要引導他們将手機、電腦更多的用來學習。在微信、校園網中進行學風建設方面的宣傳,搭建網絡學習平台,引導學生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時間管理等,通過網絡學習平台開設網絡課程,使得學生用手機娛樂的時間可以轉移到學習中,不斷推進網絡學習的效果。其次,通過一對一的幫扶行動,可以幫助一些學習困難的同學進行提升,與這些同學談心、找到他們學習落後的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由志願者幫助學生進行落實,與學習困難的同學結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高校學生建設過程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家庭、教師以及社會各個方面的配合,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新時代,要根據大學生的個性,針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制定相應的制度和體系,開拓新的教育模式,發揮朋輩的榜樣作用,不斷的進行學風建設。在學風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克時艱、努力奮鬥、多管齊下、聯動各個部門,從而學風中存在的問題出發,不斷推進高校學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