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大學時,王正婷并沒有想到自己能在三年後成為獎學金獲得者。和許多新生一樣,她曾經曆過迷茫和挫敗,但正是這些挑戰讓她學會了如何調整方向、持續努力,最終實現了學業和能力的雙重突破。

大一的挫折:适應期的陣痛
初入校園,她對大學的學習節奏并不适應。高中時依靠嚴格的時間管理和老師督促,而大學更強調自主學習,這讓她的成績一度不盡如人意。大一上學期的編程基礎課程,她甚至隻拿到了及格分,這讓她倍感壓力。
“那時候真的有點懷疑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調整學習方法。”王正婷回憶道。但她沒有放任自己消沉,而是開始主動尋求改變。
調整學習方法,找到學習節奏
意識到問題後,王正婷開始向學長學姐請教經驗,并主動聯系輔導員老師溝通自己的迷茫,梳理自己的盲區。經過老師的耐心指導,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明白了大學學習不能僅靠死記硬背,更需要理解邏輯和動手實踐,于是,她養成了每天課上認真記筆記的習慣,同時,也開始備考一些相關的證書。并加入了學院宣傳部門,發展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
大二的突破:從課堂到活動競賽
進入大二後,她的成績開始穩步提升,數據結構、算法等核心課程均取得了良好成績。這段經曆讓她明白,學習不僅需要努力,更需要方法和堅持。她也不再滿足于課堂學習,而是開始嘗試參與活動競賽和實踐。她競選成為學院宣傳部門的副部長,在導師和學院領導的指導下,和部門同學一起開展多個活動競賽。盡管初期會遇到難題,但她通過查閱資料、請教同學,最終順利完成活動。
“競賽讓我體會到了學習之外的樂趣,也鍛煉了我的團隊協作能力。”王正婷說。這次經曆讓她更加自信,也讓她意識到,真正的成長不僅來自成績單,更來自實踐中的曆練。
大三的蛻變:獎學金與未來規劃
到了大三,她的綜合能力已顯著提升。她的專業課成績穩定在班級前15%,并憑借各種校園活動的獎項,成功獲得了獎學金。
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王正婷認為,進步的關鍵在于“不逃避問題,主動尋找解決方案”。
她建議學弟學妹們:盡早适應大學節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多參與實踐,競賽和項目能加速能力提升;保持積極心态,挫折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關鍵是如何應對。
如今,王正婷正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準備,她計劃繼續深造或進入計算機行業,用紮實的技術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迎接新的挑戰。她的故事證明,隻要願意調整、堅持努力,每個人都能在大學裡實現自己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