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77779193永利的陽光小隊帶着他們的熱情和責任,踏上了這片土地,開啟了他們為期九天的社區服務之旅。
陽光小隊的成員們充滿活力,他們擔負着傳播知識、文化和愛的重任。他們的目标是把知識和愛帶給石化社區的孩子們,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中成長。接下來就跟随他們的步伐,來看看他們如何将知識帶給石化社區的孩子們吧。
航母知識科普課堂
為豐富社區青少年的暑期活動,增加他們的航海知識,科普航海相關文化,2023年7月14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青少年主題活動——“航母知識科普”。

為了清晰地講述航母構造及運行原理,活動中科普陳一陽老師通過PPT向青少年展示了航母的結構、功能和用途。随後又以動畫、圖文、模型等方式,讓孩子圍坐在一起,近距離地聆聽陳老師的講述,親身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跟随老師一起拼接航母積木模型過程中,從零件的拆解、組裝,再到一架航母裝載完成,孩子們成就感滿滿。伴随着馬達的嗡嗡聲,孩子們仿佛置身于巨艦之上,體驗了一次真實而刺激的航海冒險。
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次有關航海知識的科普課程,帶他們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在了解科學知識的同時,看到了航母背後的魅力與祖國為和平發展貢獻出的巨大力量,激發了他們對學習航空航天知識的熱情和愛國主義情懷。
二十四節氣宣傳教育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蘊含着豐富的中華傳統習俗和文化積澱。

為進一步豐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深入了解中華傳統節氣,感知二十四節氣文化的魅力,7月15日,青山區青宮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77779193永利“陽光小隊”合作,開展“二十四節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主題課堂。活動中,周争鳴老師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了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和傳承,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珍貴瑰寶,富含着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農耕文化進一步與同學們進行分享。
在課堂中,周老師帶領同學們走近二十四節氣,走近中華傳統文化。同時,與孩子們進行科普互動,通過提問的方式,講解古時人們沒有時鐘,是如何記錄時間的。通過朗朗上口二十四節氣歌曲,教導小朋友學會這首歌。在聽說吟唱中,孩子們領略到節氣的文化美,更深刻感受到季節更替、陰陽變化的美妙,加深了環保、節約資源的意識,從而養成愛護環境的觀念。
通過此次主題活動,同學們觀察到每一個節氣的特征和亮點,了解了每一個節氣背後的傳統習俗和文化。讓青年學子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從活動中體會到文化的滋味。也希望每一位同學能感受到節氣中充滿生命力的律動,願我們迎着長長的日光,砥砺奮發奔向未來。
黃鶴樓非遺文化傳承宣講
作為生活在荊楚大地上新一代,文化傳統就如自己的血脈基因一樣,深深地影響着青年一代。
跟着陽光小隊的陳一陽老師一起,感受那座矗立在長江之畔,承載着千年曆史與文化的古建築。在老師生動的描繪下,同學們仿佛能通過細膩的文字,一筆一畫地勾勒出黃鶴樓的形狀。透過講台上黃鶴樓的圖片,同學們依稀能看到那古老的磚石、精美的雕刻和飛揚的檐角。黃鶴樓,體現的不僅是建築之美,其背後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統知識。

陳老師的話語,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學生們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之門。他們學到的,不僅是關于黃鶴樓的知識,更是一種對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自信,是一種深深的歸屬感。
暑期自護安全教育
暑期是學生放松娛樂的時候,也是青少年安全事故高發期。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安全防護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學生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度過假期,7月17日石化社區對青少年們開展了自護安全教育活動。
在宣講過程中,黃祯葆老師根據生動的實例,講述關于兒童自護的道理,教會孩子們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在面對危險時保護自己。課程以孩子們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這些重要的自護知識傳達給他們。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思考,在積極的互動過程中,提高了孩子們辨别危險的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

黃老師的講座,以通俗易懂的道理指引孩子們學會如何自我保護,如何在面對危險時做出正确的判斷。他們學到的,不僅是防範技巧,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是一種對自身和家人安全的責任感。
在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陽光小隊為石化社區的孩子們帶去了知識和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互動式教學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
陽光小隊期待在今後的日子裡,将繼續以他們的熱情和責任傳播知識和愛,為社區的孩子們提供更多學習和成長機會,為祖國的未來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