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茜,女,共産黨員,3044永利集团軟件工程1605班20級畢業生,在畢業之後榮幸成為一名稅務幹部。在校期間擔任班級班長,積極參與通訊社、學生會和小麥苗等社團機構活動,前後開展“最美寝室”文化節、參與攝影大賽等活動。業餘時間擔任學生助理,在校期間榮獲軍訓“優秀學員”和“優秀學生幹部”稱号,在畢業之際獲得過學校“優秀畢業生”的稱号。

為什麼會選擇考公?因為“宇宙的盡頭是考公”嗎?不。在茫茫的未來之路中,是我與考公的雙向選擇。剛入學的我,因為身邊的同學考證、考研,所以我心中也抱着考證和考研的目标,但奈何我是個愛随波逐流且喜愛半途而廢的人,時常因為在學習中遇見些許困難就開始退縮,導緻基本上我是個“失敗者”。
對于“失敗者”,我最開始想的是:那麼多人和我一樣,我其實已經很好了,然後日複一日重複着這種頹廢的日子。但是,我很幸運,我遇見了負責任的老師們、我遇見了熱心善助的同學們、我遇見了關心我的室友們,在我一次次自暴自棄的時候,是他們教會我,哪怕99步都失敗了,但是隻要我不放棄不灰心走完最後一步,那我一定會成功!正是因為這鼓勵的話語,讓我在大三選擇考公後,毅然而然堅持走完腳下的每一步路,最終走進了稅務的大門。
我是個聰明的學生嗎?我很清楚我不是。那我是個優秀的學生嗎?我很清楚有非常多的同學比我更優秀!但是,我更清楚我需要從自我的深處,找到發動自己的原動力。微信的創始人張小龍曾這樣定義原動力:“它是内心深處的認知和期望,它很強大,以至于可以堅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難去達到它!”
他之所以能做出微信,是基于這樣兩個原動力:第一,微信是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第二,微信讓創造者體現價值。他因為始終堅持這兩個原動力,所以微信團隊在面臨困難、壓力和誘惑時,都做出了相對正确的決定。比如到現在為止,微信都沒有開屏廣告。
人生也是如此。雖然這是一個學習與工作都被高度碎片化的時代,但越是這樣,我越明白:随波逐流的忙碌不代表生産力。隻有找到自我的原動力,真正進行深度學習,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過上更有意義的人生。
我一直堅信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所說的:“我們的内心所想,将會改變外在的現實。”所以當我繼續為未來選擇道路時,我以自己能成為“船舷上的瞭望者”而自豪。而當我成為一名稅務幹部時,我很樂意繼續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為稅收事業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有了這樣的原動力,我在學習與工作中收獲的不是忙碌和疲倦,而是持續成長的價值感。
那,我畢業沒有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大學學習的知識都是無用的嗎?不。大學四年的教育,更是一種能力教育、素質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延續某種“專業”,而是培養人。因此,專業和能力之間不能簡單劃等号。更重要的是,能力并不被專業所綁定。相反,在某個專業領域獲得的能力,往往可以“遷移”“擴散”到其他專業領域。俗話說觸類旁通、一通百通,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餘華的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的最後,主角撲在窗口問:“爸爸,你要出門?” 父親轉過身來溫和地說:“不,是讓你出門。”“讓我出門?”“是的,你已經十八了,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校友寄語: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這句話獻給已經長大成人的你們。你們的未來,擁有着發光發熱的無限可能。我衷心地祝願你們,可以無悔地去燃燒自己的人生。當然,未來無論你們走到哪裡,每條道路不僅會聯結起你們将要邁向的地方,也将聯結起你們曾經所在的地方。就像我一樣,無論走到哪裡,77779193永利永遠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