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教育廳公布第七屆湖北省“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3044永利集团2017級軟件工程專業學生李方舟成功入選。他曾憑無人機技術創新斬獲第六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湖北省金獎,還拿到了諾丁漢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約克大學、卡迪夫大學4所英國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即将出國留學深造。

李方舟,軟件工程專業1703班學生,陳一丹獎教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獲得者,2019年英國劍橋大學訪學項目成員,校藝術團團長、合唱隊隊長、大學生科協副主席。
鑽研無人機技術,創立航模協會,組建科研創新團隊,連續三年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國家級立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大賽獎項。

夢想為壤,行動耕耘
李方舟對飛機的興趣,源于小時候看過的一個關于空難的記錄片。初中時,哥哥贈送的一個三通道固定翼飛機,為李方舟打開航模世界的大門,而高中老師的培養和支持則讓他在無人機領域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高中實驗室的老師拿那種很便宜的航模給我們玩,然後我幫他提修改意見,幫他去試飛,慢慢的技術就這樣自學起來了。”李方舟說。上大學後,他發現學校還沒有無人機方面的社團,于是便萌生了一個想法——聚集一批愛好飛行的人,創立一個社團,最終就誕生了現在的航模協會。
社團從無到有的過程卻不隻是說說那麼簡單,“其他同學寫完作業就可以玩,但是我們團隊寫完作業就要到實驗室搞研究,看視頻,寫材料。學習創業兩手抓,選擇這條路都會很辛苦。”李方舟說。社團建立後,技術問題成了最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除了自己去百度以外,李方舟還經常去其他高校觀摩,學習技術方面的東西。雖然初期建設困難重重,但是航模協會建了起來。
立足實際,落到實處
社團建立之後,如何發展又成了一大難題。玩無人機是個很“燒錢”的活兒,航模協會擁有的第一台3D打印機還是成員衆籌所得,很多研究費李方舟都自掏腰包。
2018年底,航模協會從學校申請到了工作場地,也就是現在的227實驗室,資金、場地問題初步得到了解決,開始探索創新創業項目。“提案不能是天方夜譚,立項目要立足實際。在實驗室具備生産能力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一個簡單的東西做出來。”李方舟說,秉持着這樣的理念,在227實驗室,他的團隊克服3D打印技術不成熟、飛行器重心找不準、學習研究兩手抓、時間不夠充足等種種問題,最終研發出了“共軸無人機”技術。
共軸無人機改變了現有無人機的設計,更加耐用,且不容易燒壞電子調速器,使得無人機的應用範圍更廣,能源效率更高,制作成本變得更低。正是憑借這一項目,李方舟帶領團隊出征第六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拿下湖北省金獎。
再次揚帆,逐浪前行
在指導老師龔鳴敏眼中,李方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行動派,有了好的想法就會想盡辦法付諸實踐:“在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他都會讓自己冷靜下來,從不放棄,積極想辦法解決。”
對于老師的評價,李方舟表示認同:“心動不如行動,無論哪一方面,隻要有想法就趕緊開始做事。很多事情不趁着風華正茂的時候去做,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
如今在李方舟的帶領下,227實驗室發展迅速,在去年公布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省級立項的名單中,227實驗室占了6個,國家級立項名單中占了2個,有項目的成員達30餘人。但是在李方舟心裡,這些成就還遠遠不夠,他有更大的野心:“希望227實驗室以後能變成一棟樓,像985、211高校那樣,有專門的、真正的實驗室,讓同學們更加自由地探索研究無人機技術。”
在無人機領域之外,李方舟學習成績更是名列前茅,英語通過了六級、雅思,獲得學校全額資助前往英國劍橋大學訪學。這些努力與成就,進一步幫助他在申請留學深造的路上乘風破浪,收到了4所英國名校伸出的橄榄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