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不僅是國家的希望,更是國家的未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青年學生雖無法像醫護人員一樣沖鋒在抗疫的主戰場,但他們依然通過各種方式,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2020年5月11号晚7點30分,3044永利集团團委學生會學術部主辦的優秀青年故事分享會在騰訊會議召開。
活動伊始,來自計算類1906班的張文涵同學分享了題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感人故事。春節期間,吉林師範大學博達學院的大一新生鄭龍生同學在了解到疫情的嚴重性後,主動學習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為家人、朋友科普,并積極響應号召減少外出。在了解到村裡急需志願者時,他毅然報名,認真負責地輔助村幹部設卡點、排外員,并對相關人員進行登記排查。在疫情面前,鄭龍生同學沖鋒在前,傾力奉獻,肩負責任。
其次,來自華為1901班的肖俊宇同學分享了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24歲護士佘沙的感人故事。佘沙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在看到此次疫情的新聞後,她想起了當年全國人民對汶川地震災區的援助。當年的她年幼無助,受到了全國各地熱心人的幫助,如今終于有能力幫助他人,于是佘沙主動請求支援武漢。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她義無反顧地奔向一線,用堅決果敢的行動,诠釋着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最後,計算類1905班的汪強同學介紹了兩位疫情期間表現出色的青年學生事迹。第一位是北京大學的鄧子傑同學,在疫情肆虐的時候,他主動做起小區負責人,和母親一起逐家逐戶排查,統計人員來往情況,上報體溫、反映困難,回到家之後繼續整理數據,常常忙到深夜,可他毫無怨言,一直默默堅守。如果說鄧子傑同學是抗疫後方默默奉獻的無名者,那麼來自同一個學校的黃雨佳同學就是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守護者。疫情初始,她就密切關注着事件發展态勢,在得知醫院發熱門診緊缺醫護人員時,她果斷報名并參與其中。大年三十的她也沒能與家人團聚,而是繼續忙碌工作。為避免家人感染,每天工作到深夜的黃雨佳沒有選擇回家,而是獨自在隔離區休息。這個看起來并不美好的年初,卻灌注着這個年輕女孩的勇氣和責任感,也揭開了2020年不平凡的序幕。
疫情肆虐之時,這些優秀的青年挺身而出,用稚嫩的肩膀抗下了風雨。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人在砥砺前行。身為同齡人的我們,更應以典型為榜樣,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立足本職,在譜寫青春的征程中展現青年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