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錢程,男,3044永利集团騰訊1701班學生。在校期間品學兼優,多方面發展,綜合素質突出,曾參加香港OB訓練營,英國劍橋訪學,獲陳一丹獎學金"卓越學生獎",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為了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各高校都決定延期開學。雖然因為疫情不能返校學習,但我們也要好好利用這段在家的時間,轉換思路,調整心态,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重要号召。下面以我個人為例,跟大家分享我在疫情期間的部分生活、學習狀态。
【生活的柴米油鹽—學會做飯】
學會做飯就是學會一種謀生的方式。人一天最基本的滿足就是吃喝,以後不管是一個人獨自在外,還是在家休息,做飯這件事都會讓自己的小窩充滿歸屬感。做飯也能提高我們的耐心,因為做飯本身就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需要安排好許許多多的細節才能做出一頓好飯,而種種細節也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另外,做飯也是一種生活藝術,還可以給自己在乎的人一種特别的愛。疫情前期,因為媽媽是醫務工作者,所以每天的工作比平常還要忙碌。而閑置在家的我,以及休息期間的老爸,就主動承擔起了掌勺的職務。通過網絡上的菜譜,在經過日複一日的嘗試、鍛煉後,我和老爸都從以前隻會做幾道簡單的菜過活,到現在可以輕輕松松做出好幾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了。有時候在家精心準備一桌菜,媽媽工作回來後坐到餐桌旁歇息的時刻,看着媽媽疲憊的面容緩解了許多,便感覺整個人都有着巨大無比的滿足感。
閑來無事的時候,除了一些菜品,我和老爸還嘗試了做許多以前沒做過的小玩意,如包子、饅頭、花卷、油條、蛋糕等。雖然蛋糕最後以失敗告終,包子面一開始沒發酵好,油條炸癟了等,但最後都成功的做出好吃的成品來啦,饅頭還做了南瓜饅頭、牛奶小饅頭等許多自創的品種。我自己平常也會搗鼓一些甜品之類的。
總之,學會做飯,其實是學會了要怎麼生活,怎麼去照顧自己和照顧别人,也是增添了一絲生活的藝術。大家有空都可以自己動手試試,過程有趣,結果讓人欣慰。
【生活的詩和遠方—學會規劃】
“一個人成就怎樣,往往靠他怎樣利用他的閑暇時間。”這是胡适在鞭策大學畢業新生的一次演講中說過的話。
疫情期間,我們有着大把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自己的方向,所以有部分對未來感到很迷茫的同學正好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去深入的思考,想想自己以後到底想幹什麼,适合幹什麼,去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而不要随波逐流,迷失在茫茫人生。
疫情期間,也和部分朋友,學弟學妹們談過心。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同學,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之内,都處在一個刷手機的閉環中。微博,空間、朋友圈,知乎,抖音等等,一個個輪着刷過去,把所有的app刷到沒有動态,吃個飯、洗個澡、看會小說、玩會遊戲、追會電視,一天就過去了。然後感歎“一天過得好快啊”,其實,在你看不到的手機的另一端,别人已經高效、充實地度過了一整天。而這樣一天天的積累下來,就形成了所謂的差距,所以,所有的落後和差距,都是有迹可循的。
我身邊的一些同齡的朋友,有打算直接工作的,早早通過規劃,拿到了非常棒的實習,其中部分朋友已經在外地開始實習了,其中不乏Amazon,騰訊等非常好的公司;身邊也有很認真準備考研的朋友,按着計劃一步步複習着,每天也都很自律。我個人的話,在疫情期間,除了正常的上課、學習、作業,主要就是參與了課外實踐和備考雅思。課外實踐方面是參與了優衣庫的課題調研,發表了近萬字的調研報告和以視頻的方式作了十餘分鐘的報告發布,結果得到了優衣庫中國首席數據分析運營官的高度評價,在回信中,有一句“More importantly, through these examples, Mr. Qian demonstrated that he could think deeper and rel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This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that many of his peers may be lacking.”讓我頗為動容,因為相比于理論,我更在乎實踐的具體作用,前期也相應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并作了很多實際研究,有種付出終于被看到的感動。雅思方面,因為疫情推遲了考試的進度,一方面既是遺憾,另一方面也是機會,可以讓我準備的更加充分,待到考位放出之時,便是我檢驗自己的時刻。
總而言之,這次疫情确實影響了許多事情,但事在人為,希望大家可以好好調整心态,充實自己,趁在家的時間,好好和父母、親人交談,好好與自己對話,好好思考自己的未來,按照自己的步調,有規劃的去生活、學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時區,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步伐。

【生活的動力源泉—學會運動】
不知道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多少同學的計劃?不知道漫長的“宅”時光會讓多少同學充滿負面情緒?這次疫情又會改變多少人的生活軌迹?
相信許多同學在疫情期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負面情緒,如焦慮、消極、抑郁等。我身邊甚至有朋友經曆了PTSD。有段時間我也是陷入了很大的負面情緒中,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說,一度陷入了自閉的狀态,好在我是個會及時調整自己狀态的人,所以慢慢的調整了回來,這其中的“秘訣”就是——運動!我在中學時期就比較喜歡跑步,大學的操場也是我最常去的地方之一。疫情期間由于無法出去跑步,隻能在家裡進行小範圍運動,于是我和我爸把書房“改造”成了健身房,把瑜伽墊、踏步機、啞鈴、健腹輪、俯卧撐架等家裡能翻出來的健身器材都挪了進去,有時間就每個人鍛煉一下,但也沒當成固定任務,想做的時候就去做一下,還比較放松。
後來疫情形勢較為好轉後,我便每個周末出去爬山。我喜歡爬未被過度開發的山,也就是偏原滋原味的山,但同時這也有一定的危險系數,大家一定要有安全防範意識,如果要爬的話要帶好相應的防護工具,而且最好有人陪同。幸運的是我有一個同樣喜歡爬山的小夥伴,我們便每個周末一起去爬山,爬到後來能爬的山基本都被我們爬完了,每次一爬就是一整天,讓人十分放松。有時山中的景色着實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有時卻又危險重重,迷路也是常有的事;有時在人迹罕至處遇到另外幾個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又有種“海内存知己”的激動。
在朋友圈也經常可以看到有的朋友在家練舞,有的朋友健身打卡,疫情好轉後也時常能看到小區裡有打球的身影。總之,說這麼多,就是希望有些被負面情緒環繞的同學,有些狀态不太好的同學,有些想要改變的同學,都可以嘗試從鍛煉開始,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動起來一段時間後,相信可以得到不錯的改善,得到身體帶給你的積極的反饋。
無論處在怎樣的狀态,我都鼓勵大家堅持運動,相信運動這件事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豐富你。
寫在最後,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疫情在家期間,正是我們可以肆意學習的時候,不如從現在開始,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去學些自己想學的,去充實自己,鍛煉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