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什麼?對于我們來說,勞動可以是幫助父母做一頓簡單的飯,能讓我們深入“柴米油鹽”中體驗最真切的生活,更能感受到家中掌勺人的不易。現在由于疫情特殊情況,我們有了充足的時間在家陪伴父母,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承擔起學習的重任,更要幫助父母分擔生活的壓力。信工學子們通過此次承包一頓飯的活動,從柴米油鹽中體驗最真實的生活和體會到父母的不易。下面讓我們看看大家的傑作與感悟吧!
網絡工程1801黃宇軒:食物更是情感的寄托
江漢平原的初夏,時晴空萬裡,時陰雨連綿。在雨天,來一碗清湯面,湯中的生姜與山椒混合刺激着神經,不時額頭冒着細細的汗,喝一口剛從冰箱取出的豆漿,也頓時神清氣爽。讓我們一起放慢節奏感受生活,少點外賣,多做飯。在做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與情感,“每到時節佳,或對飲美食。一一俱上心,歸期當屈指”食物不僅僅是感受味道的載體,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希望這種感覺能夠常留。

網絡工程1802馬浩然:幸福是煙火味的
感謝疫情的這個假期,能與家人相伴,與母親一邊做飯一邊聊天,感受人間的煙火氣。母親對我這次下廚的成果非常滿意,符合她的口味,我也期望我以後能有個大大的廚房,為家人做很多好吃的。

法學1904陽小玉:親手做飯是對健康負責
青椒炒肉一道伴随着自己長大的家常菜,從小就記得這道菜,簡單又好吃。小時候是奶奶做給我們吃,長大後就是我做給家裡人吃,一樣的做法,一樣的味道。是童年的美好記憶,是奶奶的愛,是一家人的溫馨,更是濃濃的鄉愁。現在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快節奏裡,早晨可能來不及吃早餐,中午來不及做飯,晚上減肥不想吃晚餐。其實自己學會做飯是對自己動手能力的鍛煉,更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任。一道菜,一種勞動,一份健康。
一頓飯,包含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對家人的熱愛,以及對家人健康的負責,這一頓飯不僅能成為家人的食物,更能成為家人的精神食糧,做一頓飯需要傾注感情并需要十分專注,在做飯中我們更加能體會到父母“勞動”的不易和健康的重要性。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能夠真切的體會生活中柴米油鹽的樸實無華,擯棄社會中那些浮躁、攀比、奢靡之風。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類是如此的進步,一切的一切無不來自于我們的艱苦勞動、平凡的勞動,勞動是那樣的默默無語,讓我們一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未來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