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冠疫情牽動着每個人的心,更是讓我們看到醫務工作者們堅守崗位、逆行抗疫的無畏精神,每個人都為之動容,我亦如此。所以當看到河南省骨科醫院招募志願者的新聞後,我毫不猶豫的報了名。
在正式開始志願活動前,醫院組織了一次崗前培訓,帶領我們熟悉各個科室的地理位置、門診流程以及出入院手續流程等。但在第一天上崗時,我還是遇上了許多“超綱”問題,好在及時咨詢老師或與其他志願者交流經驗,幾次之後,我便對答如流。熟練掌握各種流程是一件很急迫的事情,因為我的解答可以幫助更多行走不便的患者少走冤枉路,提供精準服務是我的職責所在。
我所服務的醫院是一所“特殊”的醫院,因為來到這裡的患者大都行走不便,他們常常伴着輪椅拐杖出現。加之受疫情影響,醫院的“陪護證”制度隻允許一名家屬陪護,所以在遇到做檢查、拍片子,
患者家屬無法掌控萬向輪病床時,我都會一路小跑的趕去幫忙。有時遇到值班志願者人數緊張,我更加分身乏術。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我也漸漸适應了這樣的節奏。
在一個多月的志願服務活動中,我體驗了不同的崗位,無論是解答問題、指引方位,還是陪同檢查、協助辦理手續,或是幫助患者家屬推病床、平車,這些溫暖的經曆讓我更加意識到也許我并不能減輕他們的痛苦,隻是在他們前來就診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導醫服務和愛心關懷,身受病痛折磨的他們可能無法記住伸出援助之手的志願者的面容,但一個溫暖的眼神,一雙熱情的手,一句關懷的話語,卻在無形中使他們身心愉悅,增強了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
一個社會、一個民族,需要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一個懂得奉獻愛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社會大家庭中,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伸出我們的雙手,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