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29日
毛澤東複電彭德懷。電報就打好抗美援朝戰争第三次戰役和準備春季攻勢指出:此次戰役如發展順利,以六十六軍或四十二軍占領春川、洪川,以人民軍一部占領襄陽、江陵,分儲糧彈,準備春季攻勢。其他各軍,于戰役完全結束敵人新部署亦已明了之後,即分置于糧運較為便利地區(不論“三八線”南北),部署休整兩個月。所謂“三八線”在人們腦子中存在的舊印象,經過這一仗,也就不存在了。我軍在“三八線”以南或以北休整,均無關系。但如不打這一仗,從十二月初起整個冬季我軍都在休整,沒有動作,則必引起資本主義各國甚多揣測,民主陣線各國亦必有些人不以為然,發生許多議論。如我軍能照你們目前部署,于一月上半月打一個勝仗,争取殲滅僞軍幾個師及美軍一部,然後休整兩個月,準備春季攻勢,則對民主陣線及資本主義各國人民大衆影響甚好,對帝國主義則給以新的一擊,加重其悲觀失敗情緒。我們現在不怕敵人固守漢城及三七度線以北區域,隻怕他退出該線而扼守大邱、釜山狹小地區。但後一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你們要準備對付這一種情況。
1979年12月29日
鄧小平在會見新加坡政府代表團時指出:你們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當然條件不同,問題也不一樣。中國人口太多,每個人增加一元錢的收入,就要十億元。最近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訪問中國的時候,他就向我提了個問題:你們的目标究竟有多大?我說所謂四個現代化,隻能搞個“小康之家”,比如說國民生産總值人均一千美元。雖然是“小康之家”,肯定日子比較好過,社會存在的問題能比較順利地解決。即使我們總的經濟指标超過所有國家,人均收入仍不會很大。總之,既要有雄心壯志,也要腳踏實地。也許目标放低一點好,可以超過它。
1989年12月29日
江澤民在中央有關部門舉辦的黨建理論研究班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把中國共産黨建設成為更加堅強的工人階級先鋒隊。他指出:必須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堅持把我們黨建設成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的更加堅強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樣的先鋒隊,必須在理論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堅強,内部更加團結,同群衆的關系更加親密,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堅強核心。切實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加強黨的建設,首先就要切實加強思想建設。保證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權由忠誠于馬克思主義的人來掌握,是一個至為重要的戰略問題,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盛衰興亡。
他提出要提高黨的執政本領,指出:我們的黨是執政的黨,黨的領導要通過執政來體現。我們必須強化執政意識,提高執政本領。我們在強調加強黨的領導的同時,也要認真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和活動方式。
他就黨與人民群衆的關系問題指出: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我們要在全黨形成堅決相信群衆,緊緊依靠群衆,一切以人民群衆的利益為重,事事向人民負責,老老實實向人民群衆學習的良好風尚。凡涉及廣大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政策性問題,都必須十分審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是一緻的,但是不同的階級和階層,也有不同的具體利益。我們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一定要反複調查,充分論證,統籌兼顧,正确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既體現長遠的、根本的利益,又照顧當前的利益;既考慮國家整體利益,也關心群衆的現實要求。
政權,把群衆鬥争從經濟鬥争迅速提高到政治鬥争,參加根據地的建設。我黨必須給東北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群衆才會擁護我們,反對國民黨的進攻。
電報要求:迅速在西滿、東滿、北滿劃分軍區和軍分區,将軍隊劃分為野戰軍和地方軍。将正規軍的相當部分,分散到各軍分區去,從事發動群衆,消滅土匪,建立政權,組織遊擊隊、民兵和自衛軍,以便穩固地方,配合野戰軍,粉碎國民黨的進攻。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講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三農”事業的曆史性成就和變革,深刻闡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問題,對貫徹落實提出明确要求。
會議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着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必須立足國情農情,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舉行。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強調,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的曆史關口,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需要全黨高度重視的一個關系大局的重大問題。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習近平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緻貧人口實施常态化監測,重點監測收入水平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繼續精準施策。對脫貧地區産業幫扶還要繼續,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闆,促進産業提檔升級。要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多渠道促進就業,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搞好社會管理,确保搬遷群衆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緻富。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标任務完成後,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轉載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