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27日
毛澤東在陝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報告根據瓦窯堡會議作出的決議,充分地說明了和民族資産階級在抗日的條件下重新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地指出了共産黨在這個統一戰線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領導作用,和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批判了黨内在過去長時期内存在着的狹隘的關門主義和對于革命的急性病——這些是黨和紅軍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遭受嚴重挫折的基本原因。報告還提醒全黨注意大革命後期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引導革命歸于失敗的曆史教訓。
關于目前形勢的基本特點,報告指出:目前形勢的基本特點,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這種情形,就給中國一切階級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麼辦”的問題。中國的工人和農民都是要求反抗的。中國的小資産階級也是要反抗的。大土豪、大劣紳、大軍閥、大官僚、大買辦們的主意早就打定了。他們組成了一個賣國賊營壘,他們的利益同帝國主義的利益是不可分離的,他們的總頭子就是蔣介石。這一賣國賊營壘是中國人民的死敵。民族資産階級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問題是在今天的情況下,民族資産階級有沒有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呢?我們認為是有這種可能性的。民族資産階級沒有地主階級那樣多的封建性,沒有買辦階級那樣多的買辦性。報告還指出:即使在地主買辦階級營壘中也不是完全統一的,這是半殖民地的環境,即許多帝國主義争奪中國的環境所造成的。
由此,報告在革命統一戰線策略方針上,提出了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我們要把敵人營壘中間的一切争鬥、缺口、矛盾,統統收集起來,作為反對當前主要敵人之用”。把以上這個階級關系問題總起來說,就是:在日本帝國主義打進中國本部來了這一個基本的變化上面,變化了中國各階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擴大了民族革命營壘的勢力,減弱了民族反革命營壘的勢力。
報告回顧和分析了中國民族資産階級在革命曆史關頭的種種表現,指出:國民黨營壘中,在民族危機到了嚴重關頭的時候,是要發生破裂的。
報告還特别強調:目前是大變動的前夜。黨的任務就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産階級、民族資産階級的一切活動彙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
關于民族統一戰線,報告指出:黨的基本的策略任務就是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當革命的形勢已經改變的時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領導方式,也必須跟着改變。目前的時局,要求我們勇敢地抛棄關門主義,采取廣泛的統一戰線,防止冒險主義。
報告進一步闡明統一戰線的策略同關門主義的策略之間的原則區别,指出:日本帝國主義決定要變全中國為它的殖民地,和中國革命的現時力量還有嚴重的弱點,這兩個基本事實就是黨的新策略即廣泛的統一戰線的出發點。組織千千萬萬的民衆,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進攻的需要。因此,隻有統一戰線的策略才是馬克思列甯主義的策略。關門主義的策略則是孤家寡人的策略。關門主義“為淵驅魚,為叢驅雀”,把“千千萬萬”和“浩浩蕩蕩”都趕到敵人那一邊去,隻博得敵人的喝彩。我們一定不要關門主義,我們要的是制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
報告還論述了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作用,指出:共産黨和紅軍不但在現在充當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起人,而且在将來的抗日政府和抗日軍隊中必然要成為堅強的台柱子。隻要共産黨和紅軍本身是存在的,發展的,那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必然也會是存在的,發展的。這就是共産黨和紅軍在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作用。共産黨人現在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們能夠善處自己,又能夠善處同盟者。
1936年12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讨論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的工作。毛澤東作報告指出:我們過去估計西安事變帶有革命性是對的,如果它沒有革命性便不會有這樣好的結果。西安事變給國民黨以大的刺激,成為它轉變的關鍵,逼着它結束十年的錯誤政策,結束十年内戰,而内戰的結束也就是抗戰的開始。西安事變促進了國共合作,是劃時代的轉變,是新階段的開始。蔣介石釋放後,他的動搖是否最後會結束?現在還隻能說是結束的開始,我們要動員一切力量結束他的動搖。西安事變使蔣介石的地位降低了,而我們的地位提高了。我們在西安事變中實際地取得了領導地位,應利用這一有利形勢開展全國局面,把紅軍擴大起來,與張、楊更加團結,成為抗日的核心,這是我們當前的任務。我們的具體策略是推動左派,争取中派,打擊右派。
毛澤東作結論指出:鞏固西北根據地,擴大紅軍和蘇區,改造東北軍和西北軍。做好全國群衆工作,把群衆組織起來,這是工作的重心。加強對國民黨的工作,特别要做好左派、中派和軍隊的工作,重視宣傳工作,黨報應辦起來。培養幹部,要辦黨校和紅軍學校,造就群衆的、軍事的、黨的、政治的四種人才。應督促國民黨三個月後召開救國會議。
2002年12月27日
江澤民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講話,論述了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他指出:新軍事變革正在進入一個新的質變階段,很可能發展成為一場波及全球、涉及所有軍事領域的深刻的軍事革命。信息化是新軍事變革的核心。人類社會的戰争形态正由機械化戰争轉變為信息化戰争。建立在新的物質技術基礎上的新軍事變革,必然導緻軍隊建設和作戰方式等一系列方面發生革命性變化。從大的方面講,有四個趨勢值得我們注意。一是信息化武器裝備将成為軍隊作戰能力的關鍵因素。二是非接觸、非線式作戰将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三是體系對抗将成為戰場對抗的基本特征。四是太空将成為國際軍事競争新的戰略制高點。對我國而言,新軍事變革的挑戰,就是我們所說的我國仍然面臨發達國家經濟、科技占優勢的壓力的一個重要表現,這種軍事壓力實質上是與政治壓力相配合的。新軍事變革有可能進一步拉大我國同世界主要國家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增大對我國軍事安全的潛在威脅。
他談到軍事鬥争準備的基點時指出:我們十年前把當代戰争的形态界定為高技術戰争,把我軍未來軍事鬥争準備的基點從應付一般條件下的局部戰争轉變為打赢一場現代技術特别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争,是完全正确的。這個轉變的實質,是由準備應付工業時代的戰争向準備應付信息時代的戰争轉變,是軍隊現代化建設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邁進的開端。可以說這是一個革命性轉變。正是有了這個轉變,才有了我軍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調整改革。一九九八年,我們認識到,高技術戰争的本質就是信息化,人類戰争形态正在進入信息化戰争階段。二〇〇〇年,我又進一步強調,信息化戰争将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要戰争形态。可以肯定,未來作戰的信息化程度将相當高。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充分加以重視,在更高的起點上謀劃軍事鬥争準備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他談到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發展戰略時指出:我們已經提出了新世紀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并明确軍隊現代化建設要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的雙重曆史任務。現在,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出,“三步走”戰略構想所确定的目标就是在本世紀的前五十年逐步實現國防和軍隊信息化。要正确處理機械化和信息化的關系,以機械化為基礎,以信息化為主導,以信息化帶動機械化,以機械化促進信息化,推動軍隊信息化加速發展。
自主。新形勢下,我們要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把我們黨建設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産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将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群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将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衆,一切依靠群衆,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把黨的正确主張變為群衆的自覺行動,把群衆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獨立自主是我們黨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黨和人民力量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必然結論,不論過去、現在和将來,我們都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全黨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記“兩個務必”,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曆史性課題,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
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黨的曆史、新中國發展的曆史都告訴我們:要治理好我們這個大黨、治理好我們這個大國,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至關重要,維護黨中央權威至關重要。維護黨中央權威,是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準則》《條例》的重要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當政治上的明白人。對黨忠誠,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四個意識”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隻停留在口頭表态上,要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大家要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根本遵循,認真領會和正确把握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多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曆史來認識和把握黨的基本路線,深刻領會為什麼基本路線要長期堅持。
習近平指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離不開全黨腳踏實地、真抓實幹。抓工作,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還是身體力行,成效大不一樣。講實話、幹實事最能檢驗和錘煉黨性。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帶頭崇尚實幹、狠抓落實,深入調研、精準發力,讓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落下去,讓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實起來。抓好落實,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對真實情況了然于胸。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發揚鬥争精神,既要敢于鬥争,又要善于鬥争,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不移,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于動硬,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針鋒相對,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不在挑戰面前退縮,不拿原則做交易,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
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産黨人初心的本質要求。共産黨人隻有樹立了崇高而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始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必修課、常修課,時常叩問和守護初心,及時修枝剪葉、補鈣壯骨,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讓黨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習近平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說到底是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站在群衆的立場上,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衆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真抓實幹解民憂、纾民怨、暖民心,讓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轉載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