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5日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十五位紅軍将領發表《關于西安事變緻國民黨、國民政府電》,表示支持張學良、楊虎城提出的八項主張,反對親日派借機“讨伐”張、楊,發動大規模内戰。該電重申中國共産黨關于國共合作、化敵為友、共赴國仇的主張,要求南京國民黨當局“罷免蔣氏,交付國人裁判”,聯合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組織統一戰線政府。
1944年12月15日
毛澤東在陝甘甯邊區第二屆第二次參議會上作題為《一九四五年的任務》的演說。演說提出全國人民的總任務是:希望全國人民一緻起來,大聲疾呼,要求國民黨當局改變現行政策,以便迅速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解放區的任務主要是:鞏固和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整訓和擴大正規軍、遊擊隊、自衛軍和民兵,加強軍隊的内部團結,進一步改善軍民關系;加強民族統一戰線,認真執行“三三制”政策;深入開展減租運動;普遍開展大規模的生産運動;注意文教工作;提高幹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用多方面的努力和各種辦法促成民主的聯合政府盡可能迅速地建立起來。
演說強調黨内黨外都要提倡民主作風,指出:我們工作作風中的一項極大的毛病,就是有些工作人員習慣于獨斷專行,而不善于啟發人們的批評讨論,不善于運用民主作風。各級領導人員,有責任聽别人的話。應實行兩條原則:(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二)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我們一定要改正缺乏民主作風的缺點。我們一切工作幹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我們有些什麼不好的東西舍不得丢掉呢?如果我們改正了這個缺點,那我們就能團結更廣大的人民,我們的事業就能獲得更大的與更快的發展。
1945年12月15日
中共中央召開會議,聽取周恩來關于準備去重慶出席政治協商會議及與國民黨談判的報告。會議還讨論通過毛澤東起草的《一九四六年解放區的工作方針》的黨内指示。《指示》提出了各解放區必須注意的十項工作,主要内容是:站在自衛立場上,盡一切努力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仍是各解放區的中心任務;開展高樹勳運動,我黨必須對一切準備進攻和正在進攻的國民黨軍隊進行分化的工作;不可疏忽減租和生産兩大任務,這兩大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将最後地決定解放區政治軍事鬥争的勝負;抓緊做好練兵、财政、擁政愛民和擁軍優抗、救濟、愛護本地幹部等項工作,以鞏固解放區,提高我軍戰鬥力;不論時局發展的情況如何,我黨均須作持久打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會議決定周恩來等七人為中共代表出席政治協商會議。十六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抵達重慶。
1982年12月15日
鄧小平在會見土耳其總統埃夫倫,談到中蘇關系時指出:我們同蘇聯既然是鄰國,争取改善彼此的關系這件事還是要做的,但要有原則。所以,我們恢複了中蘇對話,但目标不是恢複到一九六四年以前的關系,而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建立關系。就是說中蘇關系改善的基礎是,蘇聯必須改變以至放棄其霸權主義政策。
轉載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