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14日至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為召開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作準備。王稼祥在十四日會議上傳達共産國際的指示和共産國際執行委員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的意見,指出:中共一年來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尤其是朱德、毛澤東等領導了八路軍,執行了黨的新政策,政治路線是正确的;中共在複雜的環境和困難的條件下真正運用了馬列主義。中央領導機關“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領導機關中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
在二十四日的會議上,毛澤東作長篇發言。他指出:共産國際的指示是這次政治局會議成功的保證,同時又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指導原則,指示的最主要的是強調黨内團結。他分析了武漢即将失陷後的形勢,指出抗日戰争将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相持階段,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将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毛澤東論述了統一戰線中統一與鬥争的辯證關系,指出:由于國共合作是對立階級的政黨的合作,所以鬥争是嚴重的、不可避免的,具體表現是國民黨頑固分子的摩擦和共産黨的反摩擦。統一戰線中統一是基本的原則,要貫徹到一切地方、一切工作中,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不能忘記統一;同時不能不輔助之以鬥争的原則,因為鬥争正是為了統一,沒有鬥争不能鞏固與發展統一戰線。
在二十六日的會議上,張聞天發言指出:國際批準黨的政治路線,更能增進我們的自信心。武漢,我看是要失掉的。在不能保衛時要避免作大的犧牲,要指出中國抗戰靠持久戰的勝利,而不在一個城市的得失。在持久戰過程中不要将創造機械化部隊的口号提得太高,目前中心要強調用現在的武器也可以與敵人作戰,即使沒有機械化武器,我們還是堅持抗戰。我們應估計武漢失守後的危機,要比南京失守時還更嚴重。但另一方面要看到在敵人的野蠻政策下,蔣還将堅持抗戰,隻要我們努力,還是能克服當前的困難。
關于國共能否長期合作的問題,張聞天指出:隻要國民黨願與共産黨合作,我們可以與國民黨一起來建設社會主義,這就是說,不僅抗戰建國,即在建設社會主義時,我們也要與他們合作。中國有和平轉變到社會主義的可能,抗戰勝利後能夠建設“新式的民主共和國”,在“新式民主共和國”中的經濟建設有可能保證轉變到社會主義。張聞天在發言中還談到,黨内要進行教育,提高黨員的警惕性,理論學習最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學習,要有馬列主義的知識,要打通馬列主義的難關。
在二十六日的會議上,周恩來發言強調:我們必須在保持黨的獨立性的原則下,擁蔣合作,擁護三民主義,這是鞏固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
劉少奇講了黨内的團結問題,他指出:要在組織上、黨規上保證黨的團結,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過去在莫斯科有人說,隻要在政治上正确,組織上可以不服從,這是不對的。必須無條件服從組織,隻能将意見提到上級去解決。
朱德發言指出:共産黨要以天下為己任;為了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幹部必須要很好地學習馬列主義,掌握革命理論。黨内團結要實行正确的自我批評,黨員要維持對黨的領袖的信仰,因此,領導同志要有能接受批評的精神。
在最後一天會議上,毛澤東再次發言,說這次政治局會議取得了偉大的成功,從而可以保證六屆六中全會的成功,并建議在六中全會通過一個中央工作規則。這次政治局會議通過了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的議程,決定由毛澤東代表中央向全會作政治報告。
1985年9月14日
鄧小平會見奧地利總統基希施萊格,談到解決國際争端的方式時指出: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統一問題,但是,這對國際上是否也有些益處?我是指對和平會不會有點益處。維護世界和平,最大的問題是各國都要奉行獨立自主的政策,不依附于集團政治,同時也要考慮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曆史糾紛的方式。我們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不隻是考慮到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解決中國與有關國家的問題,也向國際社會提出這樣一個構想,看是否對和平有利,一切都着眼于維護和平。
2020年9月14日
習近平同德國歐盟領導人共同舉行會晤。習近平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歐作為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越是面對這樣的形勢,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團結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堅定不移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恢複經濟、維護正義注入更多正能量。
習近平強調,中歐要做到“4個堅持”。一是堅持和平共處。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同文明文化多元共生才是常态。中歐和平共處的力量堅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榮就多一分保障。二是堅持開放合作。中國緻力于逐步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方将通過不斷挖掘内需潛力,實現中歐兩大市場、兩方資源的更好聯通、更大效益,推動中歐共同發展更加強勁、更可持續。三是堅持多邊主義。中方願同歐方在雙邊、地區、全球層面加強對話和協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政治解決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四是堅持對話協商。中歐要把握好中歐關系合作發展的主流,以對話化解誤解,以發展破除難題,妥善管控分歧。
轉載:學習強國